close
經濟部所屬的國營事業工程,根據職安署指出,有9成以上都是發包出去的,在經過層層轉包之後,若壓鑄是發生重大職業災害,勞工的權益難以追究。從2015年至今,國營事業發生的重大職災事件就多達46件,其中又以台電26件最多。學者建議,應該要讓職災保險單獨立法,才能讓賠償經費充裕些。
李健鴻教授指出台灣國營事業,目前採自主管理和勞動部勞檢雙軌制,但層層轉包之下,延伸出最大的問題就是這些承攬工出了事該由誰負責。
熱室壓鑄,有時也被稱作鵝頸壓鑄,它的金屬池內是熔融狀態的液態、半液態金屬,這些金屬在壓力作用下填充模具。在循環開始時,機器的活塞處於收縮狀態,這時熔融壓鑄態的金屬就可以填充鵝頸部位。氣壓或是液壓活塞擠壓金屬,將它填入模具之內。這個系統的優點包括循環速度快(大約每分鐘可以完成15個循環),容易實現自動化運作,同時將金屬熔化的過程也很方便。缺點則包括無法壓鑄熔點較高的金屬,同樣也不能壓鑄鋁,因為鋁會將熔化池內的鐵帶出。因而,通常來說熱室壓鑄機用於鋅、錫以及鉛的合金。而且,熱室壓鑄很難用於壓鑄大型鑄件,通常這種工藝都是壓鑄小型鑄件。
李健鴻:「單獨編一個職災保險立法之後,它的經費才會充裕,但這個呢?又有很大的阻力,很大的阻力,包括職業工會或業者他們都不希望單獨立法,因為單獨立一個職災保險法,他們要繳的保費會變多。」
從最上層的大包商、中包商到小包商或是工頭,誰該負多少責任若是難以劃清,承擔最多風險又最倒楣的永遠會是在外頭日曬風吹雨淋的基層勞工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